淮北地區歷史上洪、澇、漬、旱災害頻繁。為盡快改變落后面貌,從20世紀50年代起,淮北地區開始大興農田水利建設。
1957年10月,中共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修正草案)》,要求從1956年開始,在此后12年內,按照黃河以北、黃淮之間、淮河以南等不同的地區,把糧食平均畝產分別提高到400斤、500斤和800斤,棉花平均畝產分別提高到40斤、60斤、80斤和100斤,此后數年內使絕大多數農業社的生產和收入趕上或超過當地富裕中農的水平。在宣傳貫徹《綱要》的過程中,全縣上下圍繞如何進一步克服“右傾保守思想”、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促進農業生產和實現糧食畝產達《綱要》提出的目標,開展了廣泛深入的大辯論。通過辯論,人們普遍認識到,要實現農業的快速發展,實現《綱要》提出的目標,關鍵是改變農業生產條件,首要就是大興水利和積肥。
1957年11月5日,中共濉溪縣委制定《今冬明春開展大規模河道治理和興修農田水利的意見》?!兑庖姟分赋?,興修農田水利工作要貫徹“積極穩步,大量興修,小型為主,輔以中型;興修和管養并重,鞏固和發展并重,繼續貫徹依靠群眾,社辦公助,全面規劃,因地制宜,多種多樣,投資少,收效快”的原則。在治淮除澇的同時,重點抓好稻改、圈圩改種和打塘打井等工作。計劃完成濉河、閘河、岱河、洪堿河、相西河、巴河、王引河、王引溝、王引河大溝、化家湖水庫等10個大型水利工程,完成4條中型溝開挖疏通,實現稻改30萬畝。11月6日至13日,縣委又召開三級干部會議,進一步學習《綱要》,討論和修正濉溪縣五年農業生產規劃,研究冬春各項生產任務。會議就農田水利、稻改、積肥等提出了具體任務。
為加強農田水利建設,11月11日,中共濉溪縣委成立了水利總隊部。至12月18日,全縣發動近53萬人投入水利工程建設。在整個冬春興修水利高潮中,全縣每天約有23萬人奮戰在水利工地上,不分晝夜,人馬喧騰。針對興修水利運動快速發展的情況,縣委在《1958年農業生產規劃》中提出,1958年春濉溪縣必須完成土方1億立方米,疏浚河流6條,干、中溝5000條,打井1500眼,修塘1萬畝,建閘20座,改種水稻30萬畝,保持60%至70%的勞動力繼續興修水利,在春耕生產前完成任務。
1957年冬至1958年春,短短的幾個月,在興修水利的高潮中,濉溪縣共完成土石方工程2.72億立方米,疏浚老河4道,新建大溝9條,整修溝2951條,挖塘29.78萬畝,圈圩1104處,新打井、整舊井4452眼,修建橋336座,涵洞斗門2281個,建成大型控制河閘2座,機灌站1處,灌溉面積共增81.7萬畝。
淮北地區大規模興修水利,提高了農業灌溉能力,為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記者 朱冬 通訊員 林琳 整理